天水 [切换站点]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丝路头条  >  生活  >  复工了,影院人更难了
复工了,影院人更难了
2020年07月27日 11:15   浏览:7388   来源:李娜

640.jpg

燃财经(ID:rancaijing)原创
作者 | 李秋涵
编辑 | 赵磊


继数天的餐馆杂工兼职后,和175天之前那样,7月20号早上9点,放映员小波第一个到达电影院。开门打卡,打开空调,再打开放映机测试 ,第一场电影定在10:20,他告诉燃财经,要放映的是影院复工后第一部定档新片《第一次的离别》。很多时候周一早上没有观众,但根据预售情况来看,这一次他的观众有6位。
 
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止到7月20号0点,全国近200家影院成功预售出票,总人次达3.8万,实时票房超100万。停摆175天后,影院正在被激活。
 
7月20日零点场,浙江某影城复工后迎来首批观众
来源 / 受访者提供

从7月16号开始,影片定档海报、宣传物料在行业群里蔓延开,有人同时在为7月25日正式开幕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忙碌。各地影院人讨论着当地复工情况,“这边在积极准备批文”,“我们周一检查(防疫情况)”,还有在群里求“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”的。
 
“求购二手影院座椅600个”、“需要做票纸会员卡的影城欢迎联系我们”、“提供影院座椅清洗服务”,一些相关服务群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。
 
基层员工沉浸在复工的喜悦里,但影院总经理、店长们反倒向燃财经表达了担忧。
 
“刚一复工,就会被捅一刀子。这么说有些夸张,但真的很纠结,很焦虑”,这是某院线副总裁林木看到复工通知后的心情。资深电影人印钢同样向燃财经做了一个相似的比喻,“这样简单的复工,电影院会心脏骤停的。”
 
经营者们面临着政策监管、疫情时代市场环境、影院内部经营三重压力。“不开,没有人好意思向你要租金,开了业总得支付吧”,印钢说。
 
这场等待太漫长,近半年没缴的几十甚至上百万房租、物业、水电,到底该怎么办?复工上座率不能超过30%,排片量降至一半,主要盈利来源零食,被规定原则上不能售卖,影院到底能有多少收入?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,座位与人次管控持续,未来影院该生存该如何维系?
 
资本市场同样不看好。7月16日消息一出,影视股集体大幅下跌。截至7月17日收盘,除接连有影片定档的光线传媒与橙天嘉禾小有涨幅,华谊兄弟、上海电影、横店影视小幅下跌,北京文化、幸福蓝海、万达电影、金逸影视等头部公司跌幅均超5%。
 
停工还可以苟延残喘、逃避面对,复工影院就真的要面临一场大失血手术了。不过,不论什么时候开启,影院都将经历这个艰难时刻,毕竟,开门才有希望,不开门是绝望。
 

艰难复工

当下影院复工首先要面临三大关,做影院卫生、接受防疫检查,接收影片硬盘与密钥。
 
这几天与影院人交流,他们不是正在做卫生,就是在去做卫生的路上。清理影院虽然繁琐,却是其中最简单的。“当时我们挨个坐,挨个擦,争取要给顾客一个好的感受。”某头部院线影院员工李飞告诉燃财经,本来影院有20多员工,现在只剩下他们5个人了。
 
上一次传出的复工消息是定在618,他们从六月初开始就特别认真地做卫生,把地板擦得铮亮,不能让顾客看到灰尘,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新发地疫情。只要影院一天没复工,他就担心又有疫情反扑的消息传来。
 
 
来源 / 受访者提供
 
这种担心乃至恐惧,还将会伴随影院人一段时间。当下复工,影院最重要的即是防疫工作。
 
湖南某小县城影城经理李小顺采购了大量防疫物资。他对燃财经回忆,当时影院不能开门,在家里闲着没事,他花了1个月时间用60副牌,3000多张扑克,做了一个手工花瓶。现在他一天忙得脱不开身,准备复工材料到凌晨12点。
 
 
来源 / 受访者提供
 
电影局下发通知后,省、市、区、县相应政府机关会依据当地政策制定防疫要求,影院需经宣传部和卫生局审批和检查后,才能够正式复工。根据燃财经获取的消息,四川、湖南、福建等部分地区影院复工,员工还需统一做核酸检测。
 
在李小顺分享的文档里,上报材料涉及疫情应急预案、承诺书、恢复营业说明函,还有影城恢复开放密钥申请等。他得在这两天准备完毕,周一工作日才能送审,“20号开不了,太急了”,这也是大多数影院无法在7月20号当天统一复工的重要原因。
 
 
来源 / 受访者提供
 
影院一切准备就绪,在复工前一天,放映员小波就收到了影片硬盘,成功下载密钥。现在,在已经错过了春节档、情人节档、清明档、五一档、端午档等重要档期后,行业能否恢复活力,取决于影院和片方能否处理好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的关系
 
不论是原计划排期上映的国产影片,还是好莱坞新作,都在疫情爆发后宣布延期至2021年或无限期延期。据拓普数据统计,截止目前,2020年上半年共计83部有影片推迟上映,其中包括73部国产影片和10部进口影片,《唐人街探案3》《中国女排》《姜子牙》等春节档大片最受瞩目;2020年下半年共计18部影片暂时定档,其中以定档国庆节的献礼片《我和我的家乡》体量最大。
 
影院归根结底为零售行业,需要优秀内容产品供给,才有机会迎来复苏。
 
现在明确上映的影片,有以《荞麦疯长》《我在时间尽头等你》《第一次的离别》等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,以及以《当幸福来敲门》《哈利波特》系列为代表的经典影片。推迟上映中最受期待的大片还没有动静,倘若没有有爆款潜质的新片出现,预期中的报复性观影或难以实现。
 
 
来源 / 受访者提供
 
“复工肯定是好事”,某影视公司总裁对燃财经表示,他手中的院线电影已经积压了大半年,但他目前还没有定档计划。观望的原因是想等到市场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,比如不限制上座率,日票房能达到与去年同比的水平等。这是很多影视公司负责人的共同心理。
 
复工之初,走进影院的观众不够多,这意味着巨大的票房风险,但没有新片,对观众的吸引力不高,这会是一个恶性循环。并且等待市场恢复本身也是一种理想状态,何时才能不限制上座率,就与疫情防控何时能结束一样,充满未知数。
 
“一堆烂摊子事儿在等着呢”,某院线工作人员忍不住对燃财经叹了口气,复工真的难。
 

不赚钱,先攒人气

谁都不容易,就算困难重重,也总得先干起来。
 
这次复工要求严格,电影局下发的《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》里涉及经营营收规定的主要有四条。首先是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,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%;其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;再者是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;最后是控制观影时间,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
 
林木给燃财经算了一笔账,一家影院收入至少要减少八成。
 
影院的营收由票房、零食售卖、广告三大部分组成,其中票房是大头,占比超80%,其次是零食售卖,占比10%-15%左右,最后广告占比5%左右。保利国际电影员工文秋向燃财经介绍,票房中顾客每买一张票,电影专项基金扣5%,税费扣3.3%,有40-43%归电影制片方和出品方,只有50%多一点由院线、电影院获得。由于票房要层层分账,而零食的毛利率高达70%,所以在影院利润占比中,零食同样是重要支柱。
 
根据财报数据,2019年万达电影毛利润中商品销售占比29%,横店影视的卖品毛利润占比达32%,李飞告诉燃财经,一家影院利润占比中零食售卖甚至可达40%-50%,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的复工规定,就砍去了影院近一半利润。
 
来源 / Pexels

而在最为重要的票房收入上,林木介绍,年平均上座率为15-20%,周末及节假日可到50%,当有爆款电影时,黄金时段上座率甚至可达100%。复工规定中一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%,以及排片减少至正常时期的一半,则意味着票房失去了节假日高峰期营收的机会,收入至少再下降一半。
 
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市场限制,也让部分影片无法上映。而一部影片即便没有超过,也高度接近两小时,剩余不多的时间也让影院少了部分映前广告的机会。不过有个好消息是,现在上映的影片,主要集中在中小成本新片及经典影片复映,电影专项资金减免,并且后者大多由片方公益供给不用分账,也就是说一张票超90%的收益属于影院。
 
但这背后也存在隐忧。“都知道是公益的片子,卖不上价格的”,林木告诉燃财经,虽然观众纷纷表示支持影院,但人们抗拒不了实惠。之前因为有分账要求卡着,影院有一个不能跨过的成本价,现在公益片价格由各家影院制定,他预测紧接着的就是价格战,“以前一张票可以卖三四十块,现在九块九,甚至五块都有可能。”
 
这样的猜测并非没有依据。近日成都某一影院复映首日票卖光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刷屏,165张票全部售完,但收益其实只有16.5元。每张票售仅卖3.1元,据影城方面表示,其中有3块钱是售票平台受的服务费,每张票影城实际收入仅0.1元。
 
这显然是无奈之举,一切都是为了先恢复影院客流量和上座率,不排除未来有影院效仿。但这样的复工,也意味着影院观影人次下降,单价也上不上去。尽管目前票房收益难预估,燃财经询问多家影院经理,他们都坦言,复工肯定比不复工亏得更多
 

进退两难

在燃财经交流的影院里,一二线城市当下的影院月租金在10-30万不等,三四线城市月租金7-15万不等。不论如何压缩,人力成本至少在2万-5万不等,停工月亏损在20万的影院居多。
 
“这么长的时间,很多影院都欠了上百万的钱。”某影城店长柳月告诉燃财经。现在等着他们的是新的亏损。
 
复工之后的账该怎么算?
 
某头部院线影院经理王强负责的一家影院地处上海非市中心区域,月租金15万,不算贵。停业员工每月总工资压缩至4万,电费1.5万,总计月亏损20.5万。复工后房租15万不变,影院运作起来员工人数和费用都要上涨,工资保守涨至7万,水电费增至6万,新增保洁费2万,总计月亏损30万,至少多出近10万的亏损。
 
华安证券7月17日发布的研报指出,参考“非典”后影院采取隔行入座的措施,在电影院开放的初期,受到电影院上座率的限制,以及优质影片的缺席,预计8-9月份国内整体票房将为历史同期的20-30%左右
 
来源 / 视觉中国

王强负责的这家影院去年全年票房400万,平均一个月票房33万。由于票房收入严重依赖旺季,春节档15天甚至就可占全年的10%,8-9月淡季票房肯定不及月平均,如果票房如华安证券预估,则这一个月票房最多只有6.6-9.9万。
 
复工多亏损10万,换来几万块的票房,并且还不考虑分账、防疫、物资损耗,如此理想的计算方式下,复工仍旧比不复工亏损更多。即便是李小顺所在的竞争压力小、房租更便宜的湖南小县城,计算下来也同样如此。
 
更要命的是,复工亏更多钱,房东还可以正大光明开始收影院欠了半年的房租、水电、物业费。
 
“房东已经决定20号开始记租”,林木手里有影院承租国有物业,运气好,疫情期间有减免租金优惠。本来他们只用承担每月7万的融资费用,但复工通知一下发后,房东决定开始收租,影院亏损大幅扩大。
 
他同样向燃财经算了个账。复工前,30万房租全免,疫情期间影院只维持社保公积金的缴纳,人力成本只有0.5万。而一但复工,30万租金要付,去年同期花费水电空调费近4万,即便自己打扫卫生,省去保洁费,人力工资压到5万,也要多亏损39万。
 
他们去年全年票房780万,月平均65万。按照华安证券预估的票房下降至同期20-30%,今年一个月票房最多在13-19.5万。多亏损39万支出换来不到20万票房,亏损扩大20万
 
各家有各家的困难,房东们已经按捺不住了。王强告诉燃财经,之前有房东一听说上海政府给影院补贴,就第一时间来向他们要房租,“我跟他们说有发,但一共不到4万,我把合同都递给他们看了,他们才没问下去。”
 
当然,每家影院房东态度不一样。王强听说有不错的国有物业,影院停业期间房租全免,还对复工的商户房租打六折。但同样有急需用钱的房东,急切地找上门讨租,两方不欢而散后,紧接着可能就是断水断电的“非常措施”。
 
在电影院下发复工通知之前,影院才有机会和物业谈免租。“现在这就不算是疫情期间了,还想减免?你觉得亏更多钱不想开,这个时候他们也会逼着你开工。说别人家谁谁就开了,你怎么不开?”林木有些激动,自问自答道,“这要我们怎么做?”。而要知道,更多私人商户是不会优惠房租的。
 
他粗略算了一个账,平均复工一家影院将多亏损10万,旗下有20家影院,那一个月就是多亏损200万,大规模的院线一个月多亏损上千万。好几个私人影院老板告诉他,今年都不打算复工了,起码还没有费用花出去。在燃财经与影院方的交流中,万达、保利、博纳、大地等头部院线都有了复工计划,而独立运营的影院复工的不算多
 
“这是特别鸡肋的复工。团队再不复工就废了,但复工又要亏钱,只能两害取其轻。”林木感叹。
 

疫情之下,影院如何活下去?

不论什么时候开启,影院也必将会经历这个艰难时刻。开门是希望,不开门是绝望。
 
目前已定档新片里,集齐黄景瑜、马思纯、钟楚曦的《荞麦疯长》,算是阵容卡司最强的。“七夕是我们能选择的最好的档期。不想再往后拖了,再往后没有好处。”其制片人藤井树告诉燃财经,做出定档决策非常快,之所以会如此果断,是她先明确了一个大环境背景,即“防疫常态化”。
 
“难道熬到十月、十一月,影院就会全面放开吗?疫苗没出现的话,这个可能性很低。”
 
国内疫情严防严控,国外疫情仍旧严重,当疫苗没有诞生且大范围普及时,影院防控可能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。所以当下这个关口,对于影院运营者而言,更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顺利复工并走向盈利。
 
 
 
印钢向燃财经介绍,国内院线可分为国有企业 ,以中影集团、上影集团、幸福蓝海和保利文化为代表;房地产进军梯队,以万达集团、恒大地产、新城控股为代表;上市公司,如大地电影、金逸影视、华谊兄弟和横店影视,以及民营企业华人文化、博纳影业等。
 
根据新浪财经统计,从头部院线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,万达电影预计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15亿-16亿,亏损原因为旗下公司下属600多家国内影院停业,粗略计算每家影院每月亏损40万左右。金逸影视预计上半年亏损3.1亿-3.9亿,旗下拥有近200家直营影院及200多家加盟影院,粗略计算每月亏损16万左右。
 
头部尚且如此,其余院线情况更不乐观。在4月份,国家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在一次行业会议上估算2020年全年的损失票房不低于300亿。燃财经天眼查数据显示,截至7月18日,我国上半年影院企业的注销或吊销数量达8852家
 
投资人胡仕成告诉燃财经,“影院一直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,那么多影院赚钱的不多。除了一线城市其他的上座率一直很低。很多时间都被空置,分成、广告营销、饮料爆米花,它的营收都是很传统的营收。去影院的人目标都很明确,不是看电影就是等着看电影,太单一了。”
 
疫情把这个看似年轻实则古老的行业存在的脆弱属性彻底暴露出来。2002年,华纳兄弟开拓中国市场,国内拥有了第一家电影院。现在,影院增长至12000家,银幕总数增加到7万余块,总票房也由当时的9.8亿激增至2019年的642亿。迅速发展的数字掩盖了影院野蛮生长背后的顽疾,不止一位采访者告诉燃财经,真正实现盈利的影院不到5成
 
“必须要做改变了”,某院线前市场总监杨光,在4月离开了这个从事并热爱了8年的行业,他坦言等待这个行业复苏,还得一两年。
 
截至目前,《囧妈》《肥龙过江》《大赢家》《我们永不言弃》《春潮》《灰烬重生》及即将上线的《征途》7部院线电影选择网络播出,优爱腾瓜分奶酪,再加上疫情常态化下消费一端流量被严格管控,数量骤减,影院面临的是产业链最上游制作端,以及播放终端两端的夹击。内忧外患下,还死守着“票房+零售”这两块很长时间都没有创新过的传统模式,影院生存只会更加困难。
 
不少人期待着这一次的绝境求生,能让影院经营者重新思考创新模式。而不论复工与否,这都是这个行业必须直面并解答的。“不做影院行业永远都这么落后,总要有人做,就看谁站出来做了。”林木说。
 
当然,目前行业最为要紧的,还是让影院先“活”起来。
 
目前有不错阵容的影片定在8月25号七夕档,影院和片方都还有1个月调整时间。在藤井树看来,如果七夕档票房不错,能激发更多片方定档在国庆节,影院的复苏才能逐渐踏上轨道。不过如果国庆档仍旧如此控制上座率,恐怕也难吸引片方定档。对于票房,不论是《第一次的离别》出品人吴飞跃,还是《荞麦疯长》制片人藤井树,都用了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六个字。
 
“观众都在问我是不是20号开业了,太想念电影院了”,在采访里,李小顺反复向燃财经强调,“后面别忘了加希望,虽然开业比不开业亏的还多,但开业才是希望。我们相信都会过去的,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 
最后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?
 
“阿弥陀佛,哪个地方不要再爆发了”,藤井树祈祷道。

 

*题图来源于受访。应受访者要求,小波、林木、李飞、柳月、文秋、李小顺、王强、杨光均为化名。


头条号
李娜
介绍
丝路网资深小编一枚
推荐头条